嶢陽,福建安溪的一個鄉,是鐵觀音的故鄉。100多年前,“嶢陽”二字被一位王姓茶商帶到台灣,成了一家茶行的名字。100多年過去了,王家的茶生意越做越大,“嶢陽”二字,成了安溪鐵觀音在台灣的代名詞。2010年12月,在台北市的一場頒獎典禮上,百年茶行嶢陽茶行旗下三款產品,代表台北入選“台灣最佳伴手禮”好評價。
新年將至,兩岸“氣候”越來越暖,思鄉情切,王家第六代傳人、台灣嶢陽茶行老闆王端鎧,給了自己一個新年任務:把嶢陽茶行開回大陸,回家去!
兩只老茶罐 漂泊百年史
2010年年底,在廈門的茶葉展上,導報記者遇到王端鎧,並聽他講起家族百年的茶故事評價。
兩只鏽跡斑斑的鐵茶罐,是王端鎧珍藏的家族信物:一只,十幾年前,他從廈門叔叔手上“接管”,由於保存完好,罐上的小篆字體歷歷可見;另一只,隨王家人到廈門,到香港,再轉台灣,漂泊三地,滄桑鏽跡“爬滿全身”,仿佛飽經滄桑的王家後人。
“老祖宗留下的東西,不能丟啊!”拿著那只鏽跡斑斑的茶罐,王端鎧的話裡,透著感慨。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,王家刻意把茶罐做得很大,茶喝完了,還可以存放錢幣。拿著茶罐,存錢的“叮噹”聲猶在耳邊。在王端鎧聽來,那錢幣與鐵罐的撞擊聲,是先輩們苦心經營茶樓生意的寫照。
王家珍藏的鐵製茶罐,僅公開展出過兩次,一次在台北,一次在廈門。在廈門的那一次,展櫃中的老茶罐子,讓許多老茶民驚嘆不已:“看,嶢陽茶行回來了!”也許,在長輩們的心目中,嶢陽茶行,已經成了童年記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而當年嶢陽茶行的開創者鐵定沒想到,茶行裡最常見最普通的茶罐,會成為盛名之下嶢陽茶行的“鎮店之寶”。
一間老茶行 傳承六代人
就著濃濃的茶香,王端鎧講述了一段往事。
鴉片戰爭前,安溪茶商王擇臣,跨海赴台,在鹿港賣起安溪鐵觀音,店鋪取名“峣陽”。今日的鹿港文武廟,仍留有當時王家捐贈的一根柱子。
清末,王家第二代回安溪開設嶢陽茶場。第三代王淑景,雖是進士,卻棄官從商,於1920年,來到舟船雲集的廈門商港,創設“嶢陽茶行”。隨後,戰火持續,嶢陽茶行因地處通商港位置,貿易額大增。抗戰時期,嶢陽茶行繁衍至香港,後又由香港延伸至台灣。
王端鎧是在台灣出生的,他是王家第六代。
戰爭年代,香港王家茶行的艱辛,王端鎧耳熟能詳,“那個年代,人們飯都吃不飽,何況是喝茶!”兵荒馬亂,生意不好做,茶行舉步維艱,“全家20余口,只能住在茶樓上臨時搭蓋的小閣樓!”
父親逃難般,從香港到台灣,開始專攻東南亞市場。憑著廈門嶢陽在東南亞打下的堅實基礎,台灣嶢陽進入最風光的時代,成為遠近聞名的“茶王”,“錢都是那時候賺的,小學四年級時,家裡已經開進口雪佛蘭,請司機和傭人了!”
在那個兩岸隔絕的年代,普通茶商那裡,剪不斷的同鄉情義,讓嶢陽的茶生意一路順水順舟。
兩岸茶生意 一衣帶水情
在廈門開禾路上,仍完整保留著嶢陽茶樓。雖已不再有王家人經營茶生意,但茶樓昂然屹立於一片老舊房屋間,歷經晨鐘暮鼓,依稀述說著往日的榮景。
這棟茶樓,是十九世紀初廈門最高的建築之一,頂樓有兩個八角亭,可直接眺望廈門港。據說,當時茶行的門面還經過油漆打磨處理,亮得可當做鏡子使用。那番人聲鼎沸、熙熙攘攘的景象,宛若穿越時空,停留在茶樓依舊絢爛的彩色玻璃門窗上。
據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認定,延續至今的嶢陽茶行,是兩岸歷史最悠久的茶行之一。
據說,廈門嶢陽茶行的生意興隆,全仰仗王淑景的為人敦厚。當年,他經常為往返南洋謀生的安溪鄉親提供免費食宿。茶行成了安溪人在廈門待船的落腳點。那個風雲飄搖的年代,王淑景究竟接待了多少鄉親,早就無記載了,王端鎧只是依稀記得長輩說至少持續了十來年。
後來,茶行長期虧損,友人撤資,但因王家人樂善好施,鄉親同意繼續以地名為店號。由此,奠下嶢陽鐵觀音在東南亞華僑中的聲譽。
王端鎧記得,早年在台灣,他時常會接待許多東南亞來的長輩。華僑們的奮鬥故事,總以艱辛為開始,以對曾祖父的感激為結尾,這讓王端鎧點滴在心。
為了讓這個百年茶行焕然一新,在王端鎧的主導下,“以精品概念賣茶”的嶢陽,放下身段,開始時尚探索。由嶢陽首創,將中國傳統繪畫與茶葉完美融合,在台灣市場上,陸續推出齊白石畫作包裝精品,以及結合傳統山水畫為包裝圖案,製作出“春夏秋冬”四季袋泡茶。“中國風”的創意,融合中西各類茶品,引入現代科技改革傳統外包裝,嶢陽獨家新茶一經推出,即獲市場認可好評價。
如今,“嶢陽”已成為台灣人贈客的貴重禮品。在台北舉行的第二次“陳江會”上,江丙坤就曾以此茶送給陳雲林。雖然,王端鎧知道大陸也產好茶,但他還是告訴自己,嶢陽與台灣茶的下一個成長市場,會在大陸。
新聞來源:https://www.chinanews.com.cn/tw/2010/12-31/2759838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