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人均咖啡飲用量亞洲第3,以進口豆為主,國產僅2.25%,雖在百年前就種植咖啡樹,直到近年才以精品咖啡豆多元果香風味驚豔國際,拿下當年度評比最高分、競標每公斤破萬元。
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掌握資料顯示,民國110年台灣消費4萬多公噸咖啡豆,每人每年喝掉177杯,在亞洲排第3名,僅低於日本人的354杯、韓國人的295杯,近2年國內商機更已蓬勃成長到新台幣700多億元規模。
在這千變萬化的咖啡世界裏,台灣咖啡豆雖然年產量僅906公噸、全國市占率僅2.25%,不過已如台灣黃豆、本產小麥、日月潭紅茶一樣殺出重圍、打響知名度了。
官方專家劉千如見證了台灣咖啡的蛻變,她是15年前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(前身為農委會茶業改良場)栽培的首名官方杯測師,目前是場方的副研究員,在比賽中擔任評審長。
她說,特別是這10年來台灣咖啡豆的品質進步神速,近年國際評比表現突出,109年及110年獲國際咖啡品質協會(CQI)評比最高分,分別為89.25分及87.25分。
2021年台灣咖啡協會、台灣咖啡研究室首次舉辦「典藏台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(Taiwan PCA)」,吸引咖啡農報名34件,19件通過初選,最後9件進入決選,讓台灣咖啡豆首次登上世界拍賣舞台,並以每公斤新台幣3萬820元的成交單價,創下卓越咖啡聯盟(ACE)拍賣平台有史以來最高單價紀錄。
隔年「第2屆典藏台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(2022 Taiwan PCA)」,再吸引了14國、50個團體競標,拍出530公斤生豆成交金額達278萬元,平均成交價每公斤5245元,其中最高價為「豆御香藝伎莊園」每公斤1萬2023元。
適地栽種的咖啡品系,隨著台灣高、中、低海拔環境條件不同,搭配咖啡農的栽種、後製、烘焙等各具特色的微調,加上在地產最新鮮,愈發凸顯台灣咖啡豆果香多元的風味。
何以台灣咖啡量小卻能驚豔國際,劉千如說,國內栽種主要是阿拉比卡此一品種下的品系,包含藝伎、SL34、黃波旁、紅波旁,還有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首支本土育種「台農1號」,都是經過選育、最適合在地栽種的。
這些適地栽種的咖啡品系,隨著台灣高、中、低海拔環境條件不同,搭配咖啡農的栽種、後製、烘焙等各具特色的微調,加上在地產最新鮮,愈發凸顯台灣咖啡豆果香多元的風味。
例如藝伎容易帶有花香、柑橘風味的調性,溫和、平衡、高雅,SL34甜酸感濃厚,並帶有黑醋栗、梅果果香,是支風味很好、比較濃烈的咖啡豆。她說,這兩種是截然不同的風味,因具有以上特質,在賽事中常有佳績。
國際買家肯定台灣咖啡豆的酸值、甜感、風味佳,她分享,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、香港都有買家採購,在其門市銷售;來台評鑑的評審,接觸了覺得品質不錯,後續也會跟農民聯絡去看豆子。
其實劉千如不特別推薦想嘗試的消費者優選哪一種,並非所有台灣咖啡豆單價都像比賽豆般高貴,雖然單價約是進口咖啡豆的2到4倍,但是有1/4磅小包裝單價約300到800元間,可確保在新鮮期內品嚐,建議買不同產區豆子試試看,選擇放慢步調的假日裏,悠閒地探尋最對自己味的豆子來。